2014年10月8日 星期三

Nissin i40 巧小刁鑽的小鋼砲

旅途中難免也要來個到此一遊。出發旅遊前總是考慮,多帶了會不會沒用到,背得很重;又怕沒帶到需要用時又沒有。在逆光下如果背景跟人都要拍的清楚,需要閃燈補光。
Nikon D700,Tamron 24-70mm(A007),Nissin i40(TTL+1.5EV),光圈優先 減0.7EV,光圈F14,快門1/250秒,ISO200,MD:佩佩。


除了旅遊小品拍攝外,想要來點不同的拍攝,i40的功能豐富,也能應付拍攝。
Nikon D90,Tamron 10-24mm F3.5-4.5(B001),Nissin i40(內閃控外閃),手動模式,光圈F5,快門1/200秒,ISO200。MD:Laira。

第一次看到Nissin i40,直覺就是輕巧,裝載在體積較小的機型上恰巧平衡,不像其他較大閃燈,顯得頭重腳輕。看似小巧的i40,並不只是體積小那麼單純,其實還隱藏的許多不為人知的一面,接下來就來好好看看i40的真面目。(圖/文:Kay)


Nissin i40。



Nikon D700,Tamron 24-70mm(A007),Nissin i40+反射傘,光圈F4,快門1/50秒,ISO400。攝於薇星汽車旅館。MD:佩佩。

外觀操控
源自日本Nissin閃燈大廠的i40,簡約的外觀設計,利落而大方。在燈頭部分,並沒有因為小巧而手了些什麼,與其他旗艦燈一樣,設有反光板與廣角擴散片,對於超廣角拍攝或是室內跳燈正面補微光有很大的幫助。i40也附有硬式柔光罩,可以製造較柔的光質。特別一提,當柔光罩裝設在i40上時,較長的柔光罩連同反光板也包進去,就算是加上柔光罩,也可以把反光板推出或收起,與其他閃燈加上所附的柔光罩,反光板就會被卡住的狀況不同。
i40各部位按鍵功能說明。


i40燈頭構造,,雖然小,但是反射板與廣角擴散片也都具備。小巧且精緻的設計,不難想像這是由日本人所設計的。

在有屋頂的涼亭拍照,便可以以跳燈的方式補光,藉此得到較柔和的光線,拉出i40反射板,可消減跳燈對眼窩及鼻下的陰影。Nikon D700,AFS 105mm F2.8G Micro VR,Nissin i40(TTL+2EV,拉出反射板),光圈優先 ,光圈F3.5,快門1/100秒,ISO200,MD:Kate。

別以為i40小巧就覺得燈頭轉向受限,與原廠巧小閃燈不同,i40的燈頭可以往上翻轉90゚,左右旋轉各180゚,對於室內要打反射燈有很大的幫助。


i40轉向示意圖。

打開電池室看到裡面的裝配令人吃驚,原先以為只有兩顆電池的需求,小小的i40竟然需要四顆三號電池做為電力來源,實際使用後,發現i40也因為電力夠,回電速度也快。讓筆者對於體積小的閃燈,回電慢或是閃燈次數少的刻板印象,有了改變。


i40電池室,沒想到小小的i40竟然需要四顆電池。


反射板拉開後,還有閃燈焦距操作指示。


裝上隨燈所附的柔光罩,反射板的運作並不受影響,設有凹槽可直接開關反射板。


 TTL模式 
在燈身背面,i40沒有太多按鍵與LCD螢幕,除了電源開關外,只有兩個轉盤,一個為模式轉盤,一個微調控轉盤,兩者的搭配,就可以控制這小小的i40。模式設置在TTL模式,調控轉蠻右側會有小燈亮起白燈,轉盤右半邊印有-2.0~0~2.0EV,轉動轉盤以亮起小燈為基準,便可調控閃燈出力。


TTL是一個很聰明的一個閃燈模式,類似自動功能,可以應付多種拍攝環境,特別是旅遊過程中,不需要花太多時間調控。Nikon D700,Tamron 24-70mm F2.8(A007),Nissin i40(TTL+1.5EV),快門優先 減0.7EV,光圈F10,快門1/250秒,ISO200,MD:佩佩。


TTL模式,上圖閃燈設定圖


 M模式 
將模式轉盤切換至M模式,這時候調控轉盤左側會亮起白燈,轉盤左半邊刻印著手動模式的出力,最大1/1全出力,最小可到1/256出力,轉動轉盤以亮起小燈為基準。與其他閃燈不同是閃燈級數間,沒有0.3EV的調控,如果亮度上有需要微調,也只能去調整相機光圈或感度設定。

有時候在光線不佳的環境中拍攝,再加上使用了柔光罩,TTL有時會失常亂閃,這時候可以改用M模式,讓閃燈的照攝距離固定下來,這樣就簡單多了。Nikon D700,AFS 105mm F2.8G Micro VR,Nissin i40(M 1/8,硬式柔光罩),光圈優先 ,光圈F3.5,快門1/5秒,ISO800,MD:Tiffany。

M模式,上圖閃燈設定圖

逆光人像測試
在逆光下拍攝,最能看出閃燈與機身間整合的狀況,特別是使用TTL模式。TTL模式是運用相機測光系統,偵測經由鏡頭進入感光元件的現場光線。透過相機發出預閃光,偵測被攝體距離、色溫等資訊,接著整合曝光和預閃光資訊,相機與閃燈間經由運算後,調整閃光燈輸出量,讓背景和主體獲得理想的曝光和補光,是一個相當自動且聰明的閃光燈模式。
TTL是一個經過CPU運算後所產生的一個閃燈模式,但是在背景特別亮的環境下,往往會因為相機側光系統偵測的關係,而會產生失誤,為了彌補這樣的狀況發生,所已通常搭配TTL模式,還有閃燈補償可使用。
在一個太陽快落下的時間點拍照,可以拍到太陽做為背景的畫面,但是太陽很亮,這時候相機測光,會偵測到背景非常的亮,以圖XXX來說,因為相機認為背景太亮,可以不用補光補太多,在閃燈不補償的時候,反而會有補光不足的狀況發生。這時候需要在調控轉盤上,將閃燈補償往正補償方向轉動,這樣閃燈輸出會增加,這時候補光也會足夠。


完全沒有閃燈補光,在逆光下人是黑的。Nikon D700,AFS 105mm F2.8G Micro VR,光圈優先 減0.7EV,光圈F4.5,快門1/500秒,ISO200,MD:李介云。


開啟閃燈並設置在TTL模式,沒有做閃燈補償,人補不夠亮,膚色呈現出古銅色(曝光不足)。Nikon D700,AFS 105mm F2.8G Micro VR,Nissin i40(TTL),光圈優先 減0.7EV,光圈F4.5,快門1/800秒,ISO200,MD:李介云。


將閃燈做補償增加為1.5EV,美女的膚色就理想多了。Nikon D700,AFS 105mm F2.8G Micro VR,Nissin i40(TTL+1.5EV),光圈優先 減0.7EV,光圈F4.5,快門1/800秒,ISO200,MD:李介云。

高速同步FP(HSS)
i40不僅僅只是閃模式與機身相容外,還支援高速同步FP功能。這個功能為開啟時,當閃燈開啟時,相機的快門會被限制在最高閃燈同步速度1/200秒(或1/160秒~1/250秒,試機型而定)。特別是在大太陽下使用大光圈拍照的時候,快門往往會超過最高閃燈同步速度,如果沒開啟FP功能,往往快門會從較快的快門被強制退到1/200秒,因而使照片被景過曝。i40支援此功能,以Nikon機身來說,只要中階如D7000以上的機種,在機身的閃燈選單中把功能開啟即可;以Canon來看,由於i40除了兩個轉盤與電源開關外,並無其他按鍵,需要從相機選單中去開啟。


未開啟高速閃燈同步FP功能,測光候直接開啟閃燈拍攝,快門速度被卡在1/250秒,背景有點太亮過曝。Nikon D700,AFS 105mm F2.8G Micro VR,Nissin i40,光圈優先 減0.7EV,光圈F4.5,快門1/250秒,ISO200,MD:李介云。


把高速閃燈同步FP功能打開,便能以更快的快門來拍攝,背景的亮度也可以控制下來。
Nikon D700,AFS 105mm F2.8G Micro VR,Nissin i40,光圈優先 減0.7EV,光圈F4.5,快門1/500秒,ISO200,MD:李介云。


Nikon D700,AFS 105mm F2.8G Micro VR,Nissin i40,光圈優先,光圈F3.5,快門1/500秒,ISO200,MD:佩佩。

離閃模式
使用離機閃的目的在於讓閃燈從非機頂的方向打燈,可增加背攝體的光影層次。
小巧的i40也可做為奴燈進行離機閃工作。i40的離閃模式還算豐富,在模式轉盤上直接旋轉定位即可,除了閃燈光觸發的SF、SD兩個模式外,也支援相機原場紅外線光觸發系統。對於應對不同的機型,可以有很多選擇。

 Slave File(SF)模式 
將模式轉盤切換至SF,SF是Slave File的縮寫,中文直接翻譯為奴燈底片模式。在SF模式下,i40只要偵測到其它一次性閃燈,i40便會啟動閃燈,並不是只針對底片相機,而是因為最早以前的閃燈只有M手動模式,甚至只有單一出力。實際在使用時,從相機上的閃燈,可以以最小出力做為引發i40啟動的引信,叫小的出力,對主體的影響也較小。在這模式下的i40,調控轉盤的左半邊只是燈會亮起,這時候調控出力與M模式相同,最大1/1全出力,最小可到1/256出力。


Slave File(SF)模式。轉到SF模式後,右側調控轉盤Mamual指示燈會亮起,這時候閃燈出力調整直接從轉盤轉動。


 Slave Digital(SD)模式 
模式轉盤切換至SD,SD是Slave Digital的縮寫,中文直接翻譯為奴燈數位模式。相機進入數位化之後,閃燈的補光與機身整合越來越聰明,甚至是隨身小型數位相機的閃燈也搭載了這個聰明的TTL模式。由於在TTL模式下,閃燈會發出預閃光,預閃光其實就會觸發閃燈光處功能,而真正有效的閃燈是在預閃光之後,會有燈會閃,但是無法同步的狀況發生。i40的SD模式便是針對TTL模式會有預閃光而設計的,感應器會偵測到第二道閃光時,才會讓i40啟動閃光。這個模式也不是只能運用在小型數位相機上,舉凡有預閃光的閃燈模式都可,如TTL或A(自動光圈)。以下範例是筆者使用Nikon Coolpix P300這台小相機與i40搭配拍攝。


Nikon Coolpix P300,Nissin i40+反射傘,光圈F3.2,快門1/80秒,IS0200。攝於薇星汽車旅館。MD:佩佩。


上圖拍攝情境照,不用懷疑上圖,真的是P300所拍攝。
圖,P300閃燈設定,如果正面閃燈太強,會沒有離閃的感覺,在閃燈的設定上,可以設定負補償,讓P300內建的小閃燈出力小一點,這樣就很容易可以拍出有光影層次的照片。


上圖i40設定,將i40模式切換至SD模式,這時候閃燈出力調整閃燈M模式。


上圖P300內閃設定,由於P300閃燈只有TTL模式,為了不要讓正面閃光太強,所以把閃燈補償設為「-2EV」。

 紅外線光觸發模式 
i40除了有閃燈光觸發外,也支援原廠閃燈系統,可相容內閃控外閃或室外閃控外閃功能,並且在轉盤上也有A、B、C三個群組可設置選擇,由於無法設定頻道,i40可以接收所有CH1~4的訊號。與前兩者模式最大的不同,在於前兩者出力調整只有M手動調整,而且需要在i40轉盤上調整;紅外線光觸發模式可完整被系統搖控,可由主控燈(內閃或外閃)直接控制i40的閃燈模式與出力,意思是把主控燈當作成搖控器般,無線遙控i40的功能與出力。只要將i40固定好位置後,其餘的都在機身這裡做調控,不用來回去步行調整i40轉盤。


沒人規定非要用燈不可,逆光下拍剪影也是一種選擇。
Nikon D90,Tamron 10-24mm F3.5-4.5(B001),手動模式,光圈F5,快門1/200秒,ISO200。MD:Laira。


但懂得善用閃燈,拍攝也會有所不同。
Nikon D90,Tamron 10-24mm F3.5-4.5(B001),Nissin i40(內閃控外閃),手動模式,光圈F5,快門1/200秒,ISO200。MD:Laira。


Nikon D700,Tamron 24-70mm(A007),Nissin i40+反射傘,光圈F4,快門1/25秒,ISO400。攝於薇星汽車旅館。MD:佩佩。


上圖拍攝情境照,在裝潢漂亮的房間拍攝,成果也很不同。利用房間多面的鏡子,用一盞燈就製造出多燈的感覺。


上圖內閃功能設定,內置閃燈設定為「- -」代表內閃只發射出訊號,不參與實際的補光效果,把A組閃燈模式這置為M,出力1/4。


上圖i40設定圖,把模式轉盤設定在A群組,與內閃設定相呼應。這時候右側轉盤的指示燈都熄滅,因為閃出力由內閃去搖控。

90EX+i40 小小組合,大大玩咖
在Canon系統中,全片幅相機1D、5D、6D系列,均無內閃設計。想要離機閃的效果,勢必要兩盞燈,或是多一個ST-E2或ST-E3RT的指令器,去搖控離閃燈。筆者之前友介紹過90EX這隻小閃燈(詳細請至網誌Canon Speedlite 90EX ~ 麻雀雖小,五臟俱全的小神燈 http://kaychen0919.blogspot.tw/2014/03/canon-speedlite-90ex.html),體機小、可正面補光、可做為閃燈指令器。90EX最大的缺點在於,最大閃燈指數只有GN9,多數環境下補光是不夠的。i40的最大閃燈指數有GN40,在逆光下可以補足光線,正好彌補了90EX閃燈不夠力的缺點,而i40又剛好只能被離閃,再加上兩盞閃燈體機都不大,攜帶性強,那就把這兩個湊在一起。


Canon系統中,全幅相機沒有內閃設計,旗艦燈很大不好帶,那就試試90EX+i40這個組合。


Canon EOS 6D,Tamron 70-200mm F2.8(A009),Canon 90EX控Nissin i40,光圈F4,快門1/100秒,ISO200。MD:Anita。


上圖拍攝情境照,如果沒有燈架,其時請朋友充當「人肉燈架」就可以使用90EX來要控i40進行離機閃。


90EX的操控要從機身選單中操作。上圖90EX設定,使用ETTL模式,前一張閃燈有過亮,將閃燈補償做-2/3EV調整。


上圖i40設定,想使用紅外線光脈衝系統,與Nikon版本一樣,在模式轉盤需設置在A、B、C任何一個。


將i40裝上雷達罩來使用,好似移動式的小型攝影棚。
Canon EOS 6D,EF 24-70mm F4L IS USM,Canon 90EX控Nissin i40+雷達罩,光圈F5.6,快門1/160秒,ISO200。MD:Peiyi。


上圖拍攝情境照,透過特別的裝置,讓雷達罩跟i40做搭配,小巧迷你的燈組就型成了。


上圖90EX設定,裝上了不同的控光工具後,閃燈建議使用M模式來操控會比較穩定,經過實際測光後,以1/2出力來打燈。


Video Light錄影燈模式
i40除了燈頭閃燈可以閃外,燈身前方還設置一個小小的LED燈,針對錄影時可以使用,把模式轉盤設置在藍色錄影機的圖形上,前方LED燈就會亮起,這時候調空轉盤的指示燈會亮起藍燈, 轉盤上也有藍色的指示,可以調整燈光強弱。筆者實際使用,其實就算最大亮度,還是有點暗,與其錄影補光,晚上拍照時充當手電筒其實還滿好用的。


將模式設定在錄影燈模式,調控轉盤右側會亮起藍色指示燈,轉動轉盤可調整燈光強弱。

使用心得
使用i40也好一陣子了,發現越用越順手,特別是直覺性的操控方式,使用方式超簡單,就算是第一次用也很快上手。輕小的特性,在攜帶上很方便。對於旅遊來說很適合帶著出門,所附的攜帶包連同柔光罩也一併收納,移動上的負擔很輕微。雖然i40小巧,但是使用4顆電池,回電速度也很快,並且擁有最大GN40的閃燈指數,對於拍攝多數題材也夠用。比照其他旗艦閃燈的燈頭轉向,在室內跳的運用靈活度也很高。在建議售價NT$6,800,還算親民,讓筆者認為i40是一盞值得推薦小閃燈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